试谈楊氏太极拳的起式-柔武武林网-太极拳联盟官方门户网站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培训和文章著作 > 文章著作 > 谈拳理技法

试谈楊氏太极拳的起式

2022-06-03   来源: 作者 上海李文斌 原创    共2949人浏览    我要评论

太极拳联盟官方网站】作者简介:李文斌 退休干部,82岁,高级政工师。传统杨氏太极拳学练者,盘拳架和学研太极拳20多年,写有“太极拳之门在哪里”论文,发表在《中华武术》杂志2015年第一期上,此文得到中华武术杂志编委会专家委员祝大彤的赞许。


试谈楊氏太极拳的起式

作者 :上海李文斌

    八十五式传统杨氏太极拳中,最难的是起式,有拳者说:把起式炼正確了,练好了这套拳就掌握了一半的要领了,是有一定的道理。我们知道,太极拳习炼者,要正碓练好太极拳,首先要明理,就是要明白太极拳的理念和必须遵循的规律,否则盲目练了一辈子拳,得不到要领,太极功夫上不了身。什么是太极拳呢?太极拳宗师张三丰、王宗岳明確告知:太极者无极而生,阴阳之母,动静相机。太极拳的性质为:“皆先天为能是,非后天学力而有之”,它是先天的不是后天练力而有之,为太极拳习练者指明了练拳的方法和方向,这些理念和宗旨不仅要运用在起式上,更重要的是贯穿到练拳的全过程,所以练太极拳不是要练紧而是练松,不是练力而是减力,不是练实而是练空,不是练后天之“有”而是练先天之“无”,不是练招而是减力拆招。所以从起式开始就要“用意不用力”,太极拳起式是無极而生,不是主动用外力抬手,它是在阴阳变化中,手在松柔中,在意的作用下飘浮起来,做对了,内气通达手指,就会感到手指发麻发热,说明内气已通达手指,会感到特别舒服。这要求拳者首先熟练、准確地盘好拳架,盘拳架是练好太极拳的基硁,因为在盘拳架这阶段,把太极拳走形的轨迹己經画好了,当你进入被动炼拳阶段,用意导气,以气驱动形体动作变化时,它会沿着你盘拳架的轨跡行进和变化(有拳炼我的感觉)。付宗师继承传授的八十五式传统杨氏太极拳,非常准確和科学,它的一招一式是按阴阳八卦的方位,太极图的阴阳变化的走向,人体的自然构架,创立的八十五式传统太极拳,是十分规范和科学的。但现在许多教练和习拳者,追求外在表演的形式,加入外家拳的理念和自创的小动作,违背了太极拳的初心,需要引起各位教练和习拳者高度重视。


太极拳起式分三个层次:一是初练者用意念画弧线起式(后面祥述);二是把意念放在脚底下,全身下实(阳)上虚(阴),当意念往下走,手会往上(前)飘起;三是在静心中炼起式,心静如水,静为阴动为阳,内静外动,手也会飘浮起来。靜心是要经较长时间在静中练拳,修炼,才会有的,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。在静心炼起式,全身要在毫无动意,在自然无极状态时,当把内气沉至脚下,心一静,体内的内气静静地流动,手会慢慢飘起,会感到特别舒实,这时会在你身体周围形成气圈和滋圈,找一位淡定身松的的拳友,把手放在你背后,他马上会感到你的身子像暖气片一样,他的手会发热,那你的起式和整套拳,就从主动练拳进入到用内功的被动炼拳(汪永泉大师说:被动炼拳就是用内功打拳)的上乘阶段。 

开始练画弧线起式前,先把予备式练准確。心静下来,排除一切杂念,全身放松,两脚与肩同宽,脚和脚趾平松落地,有站在厚厚的草萍上的感觉,眼平视,九大关节松开,肩往下沉与脚相合,让全身在无极自然状态,这时把意念放在头顶百会穴位,用意念头向上虚顶(不能用力,也不能头主动地往上申)顶头玄,做对了,你会感到内气从上往下沉(流),经命门沉到后脚跟底,整个身子处在下实(阳)上虚(阴)状态,内气沉到了脚底,这时的予备式已为起式作好了准备。

进入用意念画弧线起式,全身自然站立,脚与肩同宽,双手自然下垂,把意念放在手的后下方(前阴后阳)靠近手腕后面处,再用意念用中指往下与涌泉穴相合(身子不能有丝毫动意),做对了,会感到双手自然向前飘动,立即用意念从脚趾处,画一条孤线到五米以外,手会扶着这条孤线慢慢飘起,这时千万不要把意念放在手上,放在手上就会意乱气断,手就会停止上浮,前面的功课就白做了。初练者,刚开始飘一半就飘不起来,你耐心地沿着这条孤线往前上想,如果还是起不来,没关係,这是练起式过程中的正常现象,只要能被动地起来一点点也是好的,说明你做对了,找到感觉了,經较长时间耐心练,一切都会有的。当然,这时如果有一位明白太极拳理念的师夫,给你喂点劲,就会使你的起式到位。所谓喂勁,不是给你喂力气,是用意念扶住你的手,帮你往前往上想,太极拳明师所谓喂劲,就是给你喂意念,帮你把每一招式的意念放在什么地方,怎样想,往什么方向想,甚至用老师的意念帮你想。有拳友感到,有的动作怎么也悟不出来,在老师面前忽然就莫名其妙地就出来了,这就是老师帮你喂勁,帮你想呀。太极拳奥妙无穷,妙就妙在“意”上,有一次我见明师王振声老师,一个学散打的小伙子,碰到王老师的手就走了,我问王老师对方那大的力为什么碰到你就发出去了呢?王老师说,太极拳是心脑上的功夫,不是拳脚上的功夫,练松炼空了,心静淡定,用心去听对方勁,在没有近身前,先要用“意”去顺接化对方的来勁,当他碰到你身也就没多大力了,如果不用意先接化对方的来勁,对方着力到你身上就晚了,被动了。王老师说,这样好斗的徒弟我是不会收的,太极拳主要是修德,养善待人,修身养息,强身健体。王老师的拳艺和高尚人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,是我做人榜样。我在练起式时有拳友问,你练起式手往上飘没有力度,按住你的手就会起不来?我说那你按住我的手,他按不住,这时不能抗,把意念继续放在脚下,不给对方力点,把对方的按力引到脚下,对方就走了,这就是太极拳用意的奥妙之处,太极拳是刚柔相济,以柔克刚,柔中帶刚,别人碰到你身上不论什么地方,你全身松透不给任何力点给对方,用意念顺接对方的力引到脚下,使对方有引进落空的感觉,当你把对方的力呼出还给对方时,对方会不自觉地走了,这就是太极拳“用意不用力“的神奇之处。这就要求我们炼太极拳时,不是练力而是减力拆招,把意念放进练拳的全过程,练松、练空、练无、练静,练到“没有便是有”的上乘阶段。

“用意不用力”是杨氏太极拳之精典、内涵、真缔、秘笈、传家宝,不能在我们这一代拳者丢失和毁掉。一位拳友从武当山听张三丰的传人,讲太极拳课时,特别强调太极拳是意念练拳,不用意念练拳就是太极操,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太极拳,“用意不用力”是练好起式,练好太极拳,是入太极拳“无”字之门的必循之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太极拳习练者 李文斌

以下是网友对 试谈楊氏太极拳的起式 的评论:
发表评论
大名: 

关于我们 | 隐私保护条款 | 入盟太极 | 留言反馈